• <sup id="qg0c0"></sup>
  • <strong id="qg0c0"></strong>
  • <sup id="qg0c0"></sup>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整合資源 讓“陣地”更優秀優異


       7月14日的調研座談會,武漢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定君,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若光,武漢文旅集團黨委書記易曉和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潘旭等領導對武漢科技報的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李定君:展現全市科協價值的重要舞臺
     
     
       “上任一個月以來,在中國科協、省市科協的相關活動中,總能看到科技報人在現場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加深了我對科技報的了解。”李定君說,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感受到武漢科技報是一個有水平很專業,有活力很勤奮,肯吃苦講奉獻的團隊。
     
       李定君表示,武漢科技報目前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展舞臺非常廣闊,希望報社能進一步集成整合各方資源,充分釋放能量,對此他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要相信“相信的力量”,處理好動力與能力的關系。報社上下首先要相信武漢文旅集團對報社的大力支持,對標完成集團領導布置的各項任務,努力提高創新素質、提升能力水平,深耕主責主業,努力開創新格局,助力科技創造美好生活。其次要相信全市各級科協系統的力量,45年的根脈發展歷史是改變不了的,報社既是武漢文旅集團的陣地,也是武漢市科協乃至全市科協系統體現價值的舞臺,相信在雙方共建共享下,武漢科技報會大有作為,大有可為。下一步,報社要擴大宣傳面積,面向全省,做武漢的科技報,湖北的科技報,國家的科技報,集聚團隊力量,拿出好的科技、科普宣傳產品。
     
       第二要相信“陣地的力量”,處理好質量與效益的關系。報社要將集團領導提出的指導性意見,頂層設計,一條條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方案,抓好落實,要建組織、搭平臺、搞活動、創品牌、轉作風,把事業拓寬,把內容做豐富,做到“人人都是宣教人員,處處都是宣教陣地,事事都是宣教載體”,在科技、科普宣傳的大舞臺上,傳遞出更多“科協好聲音”。要進一步處理好質量和效益的關系,堅守紙媒的政治屬性和社會屬性,適應市場發展,堅持融合創新,把科技報陣地守好、做好、發展好。
     
       第三要相信“故事的力量”,處理好重點與細節的關系。李定君強調,在科技、科普宣傳的過程中,要狠抓細節,生動鮮活地講好“科”字故事,用細節帶動故事發展,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大事。要積極適應新時代傳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新聞中找到喜聞樂見、直擊靈魂的切入口,找重點、抓細節,以人為本講好科學故事,充分強化紙媒所具備的立體感、真實感,讓文字有感情、有溫度,讓受眾形成對報道內容產生深刻認識。
     
       李定君表示,未來將與武漢文旅集團一起圍繞共建共享目的,讓武漢科技報做大做強,更加優秀、優異。
     
    張若光:實施新突破 構建大宣教格局
     
     
       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若光回顧了武漢科技報劃轉改革的工作,他表示,改革過程中,報社的同志們表現了很好的政治覺悟和職業操守,嚴守政治紀律、精研業務能力,堅定融合發展,不斷豐富宣傳手段,拓展輿論陣地,擴大傳播影響力,圍繞科協重點工作和中心工作參與報道熱點、亮點活動達到百余場,展現了朝氣蓬勃的工作狀態和相當的職業水準。
     
       張若光認為,科技報無論從發展基礎還是事業需要等方面都是一個優良單位,已經是一個全國優秀的報刊機構,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科協更是血脈相連,市科協對報社一直保持關心、愛護和支持。當前形勢下,更好地服務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科協宣教工作,發揮好科協的群團職責,需要系統化、集成化和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需要一個對科普、科技和科創等定位清晰,主責分明的專屬陣地和平臺,才能更好地服務科技工作者,擴大科協的影響力;這一點,科技報的優勢不可替代。
     
       作為業務主管聯系領導,針對科技報的發展,張若光提出一是希望文旅集團加大對科技報的支持力度??萍紙笫莻€輕資產,但是一個朝陽產業、科技文化越來越發展壯大是必然趨勢。二是希望科技報不斷豐富完善科技融媒體矩陣建設,提升精品的打造能力和產業鏈的拓展能力,將科技報的小產業鏈和文旅集團的大產業鏈融合。三是希望科技報進一步提升科技文化的傳播能力,借智借腦,在科技傳播理論和宣傳工作上發揮更大作用。四是提升組織動員力,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統一思想,充分發揮市科協宣教中心的作用,在整合科協和科技系統市內外、省內外資源上要發揮更大作用。五是在傳播介質和產品的提升上要再攀高峰,追求更大的影響力。六是緊扣科普、科技和科創市場,加強謀劃,在科協指導下,發揮好市科協宣教中心紐帶作用,構建科協大宣傳的格局,聚合好省市區各級科協及學會、企事業等科協組織的資源,構建起宣傳工作立體的工作格局。打造一體化統籌,一體化工作,一體化發展的大宣傳工作格局。
     
       “當前文化科技飛速發展,在科協的旗幟下,在文旅集團的砥礪支持下,科技報迅速實現現代企業管理機制的轉變后,在疊加企業優勢、行業優勢情況下,可以有信心、有能力面對新發展,實現新提升和新突破。”張若光寄語說。
     
    易曉:聚焦主責主業 創新品牌
     
     
       武漢文旅集團黨委書記易曉首先代表集團感謝李書記親臨武漢科技報調研指導,感謝市科協對報社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指出,武漢科技報的發展壯大,不僅僅是報社自身的需要,也是武漢這個城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發展需要,集團將加大對武漢科技報的調研和支持。
     
       易曉充分肯定了武漢科技報劃轉一年來的優秀優異發展勢頭,他強調,武漢科技報是武漢市科協和武漢文旅集團共同的資源資產,劃轉后堅持“三個不變”,即武漢科技報的主管單位是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不變,武漢市科協對武漢科技報的業務領導和武漢科技報在科協的地位不變,武漢科技報承辦承接承制科協的業務服務項目不變。武漢科技報是集團和市科協共同領導,發展和壯大武漢科技報是雙方共同的事業,這個城市需要科技報,科協和集團也需要武漢科技報的宣傳。他希望,科技報要緊抓省市科技政策,國家和全球科技前沿動態,響應和推動都市圈發展戰略,進一步明確主責主業,拓展報社市場和生存空間。
     
       易曉希望報社要乘勢而上,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擦亮存量品牌,創建新的品牌,打造創新國家級品牌,牢牢抓住省科協、市科協、區科協及科技廳科技戰線,同時將集團相關產業鏈與武漢科技報職能、優勢結合,進一步擴大武漢科技報影響力。他說,集團將對武漢科技報的發展方向進行專題研討,和市科協共建共享,做大做強,將武漢科技報做成武漢這座城市的科技報,湖北省的科技報。
     
    潘旭:融合發展 和時代共舞 
     
     
       武漢市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潘旭說,武漢科技報經歷了45年奮斗歷程,創造了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媒體品牌,成果來之不易,未來大有可為。
     
       他表示當前,武漢正全力將科教優勢進一步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武漢科技報擁有一定的專家資源、全國性科普平臺,和一幫能夠打硬仗干事業的戰斗團隊,未來大有可為。他希望報社面對新機遇,要加強宣傳力度,既要注重報紙品牌價值和推廣,也要注重對城市科技發展的宣傳和推廣,尤其是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要加大宣傳;要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創新傳播渠道、擴展平臺、創新形式,充分發揮媒體優勢,聯合各方力量,進一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不斷強大自我,增強市場競爭力。他指出,武漢科技報有能力涉及集團六大版塊中“文化、旅游,會展”的三大版塊,希望報社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爭取多方資源和市場,主動融入到集團的發展過程中去。
     

    責編:一冰

    上一篇:科普短視頻讓知識更有趣

    下一篇:提高創新素質 助力企業發展

    分享到: 0
    ?
    ?
    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最_最新日韩高清无码中文专区_天天无码视频在线免费_2021亚洲男人在线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