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揭開Y染色體的神秘面紗,國際科研團隊剛剛完成了對完整人類Y染色體的首次測序。 Y染色體是人類46條染色體中最小的染色體之一,但卻
2023-09-15 10:50:00
-
《科學報告》最新發表的一項考古學研究描述了一個古埃及貴族女性木乃伊使用的防腐劑成分,其遺體于公元1900年就被發掘。 研究團隊在儲藏
2023-09-13 10:49:00
-
翼龍并非地球生物界第一個會飛翔的動物,但它是脊椎動物中最先飛向藍天的動物。當距今3億年前率先飛上藍天的昆蟲在石炭紀大森林中自由穿
2023-09-11 10:47:00
-
章魚花園位于美國加州中部戴維森海山附近,深度約為3200米,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章魚聚集地,預計章魚總數甚至可能達2萬只以上。研究團隊
2023-09-07 17:36:00
-
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其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螢火蟲繁衍生息。提到螢火蟲,大家或許會在腦海中閃過一幅畫面:暮色下的森林里,螢火
2023-09-05 17:35:00
-
蜥蜴能夠再生尾巴,并且再生出的軟骨不會變成剛硬的骨骼,但人類的軟骨組織,比如關節軟骨一旦受損卻無法再生。近日,美國科學家確定了蜥
2023-08-24 17:02:00
-
這兩天,杭州動物園里的馬來熊火了。網上視頻里,被質疑為人穿熊皮裝扮的它,能站立起來,頻頻與游客互動打招呼。杭州動物園隨即辟謠稱:
2023-08-22 17:00:00
-
近日,研究報告了新發現的古代鯨物種Perucetus colossus,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最重動物之一?;诓糠止趋赖墓烙?,其大小和重量已堪比
2023-08-15 16:59:00
-
體形龐大、堪稱巨無霸的奇蝦,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明星代表,體長可以達到2米,遠超那個時代以毫米或厘米級大小的其他生物,而且它還占
2023-08-01 16:56:00
-

在天津七里海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一只全身白色的麋鹿;北京開展野生鳥類調查時,也發現有白化喜鵲、白化麻雀和白化普通鸕鶿等。自然界中,
2023-07-18 15:57:00
-

6月26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獲悉,該所楊培龍研究員團隊首次發現3種橡膠籽重要提取物。團隊通過動物試驗研究發現,橡膠籽提
2023-07-04 16:02:00
-
迄今最大、最全面的人類肺細胞圖譜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通過結合近40項研究的數據,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創建了第一個完整的肺單
2023-06-22 12:20:00
-
發表在《納米快報》上的研究表明,學習昆蟲如何使用水滴清洗身體污垢和污染物,將有助于提高自清潔設備的性能。 研究人員揭示了液滴從昆
2023-06-20 12:19:00
-
墨西哥科學家人工合成了章魚墨汁中存在的一種化合物Ozopromide(OPC),研究結果表明,這一化合物可殺死人類癌癥細胞,對健康細胞則毫無
2023-06-13 12:17:00
-
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也是國際上重大的農業害蟲,蝗蟲規模甚至可以達到幾千萬到上億只。 記者從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了解
2023-06-08 12:16:00
-
福建閩江學院地理與海洋學院科研團隊對外發布,在馬里亞納海溝鄰近海區發現裸變形蟲新物種——馬里亞納馬氏蟲,目前該屬變形蟲在全球海洋
2023-06-06 12:15:00
-
你能想象有一種植物,在恐龍還未滅絕的時代就存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河流,現在仍存在在世界上嗎?這種植物在地球上舉目無親,植物學家只
2023-05-30 12:13:00
-
它從印度傳入我國,1斤1元是當季蔬菜,鈣含量比牛奶還高,它就是——豇豆! 5月7日上午,武漢農學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武漢市農
2023-05-16 12:10:00
-
地球歷史上最夸張的頸身比,出現在一些三疊紀的主龍型類早期支系身上,以長頸龍和恐頭龍為代表,它們的頸部長度超過其總體長的一半。近日
2023-05-02 12:08:00
-
從韶關丹霞山管委會獲悉,被稱為神秘隱士的丹霞山昆蟲新種——丹霞真龍虱正式發表。至此,在丹霞山新發現和命名的昆蟲新物種已達8個,其
2023-04-27 12:06:00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每年春天,成群的河豚從江口溯游而上,放在中國古代,正是品嘗河豚肉的時節。 但吃河豚需要做一番很強
2023-04-24 12:03:00
-
廣東惠州市惠東縣、自然生態保護促進會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烏禽嶂的紅外相機影像時發現竟然拍攝到了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鳽(jiān)活
2023-04-21 12:01:00
-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表示,通過研究廣西生物群發掘的古魚類化石,該所研究人員發現一個盔甲魚
2023-04-19 12:00:00
-
黃瘋蟻得名于它們在受到干擾后的瘋狂舉動。德國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稱,它們之所以瘋狂還有另一個原因——雄性黃瘋蟻是兩種敵對細胞譜系的
2023-04-17 11:51:00
-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刊發論文指出,他們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飛蛾是自然界特別重要的傳粉昆蟲,其在夜間
2023-04-11 11:50:00
-
3月25日,2023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舉行。江面碧波蕩漾,岸上搭建10多個大型臨時魚池,里面中華鱘
2023-04-06 11:48:00
-
近日,一蛙類新物種在浙江省舟山群島被發現,中國計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金園庭教授研究團隊歷時十年開展的兩棲動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取得新
2023-04-05 11:47:00
-
蝙蝠可以說是最具特色的一類哺乳動物了,它們不僅是哺乳動物中唯一會飛的,也是唯一頭朝下倒著睡覺的。蝙蝠為什么要這樣睡覺呢?它們不怕
2023-04-04 11:45:00
-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發表的一篇材料學論文認為,古典大師們可能將蛋白質加入油畫來克服濕度、表面起皺和泛黃問題。這些發現增進了對這
2023-04-03 11:44:00
-
近日,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適合種植植物,但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發生突
2023-03-31 11:43:00
-
近日,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勇管護所在開展資源監測過程中,發現一未知喬木樹種。經中科院專家鑒定,該植物為舟翅桐屬大花舟翅
2023-03-29 11:42:00
-
據英國《自然·代謝》雜志3月20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中美科學家發現了果蠅身上一種新的味覺感受器,果蠅能通過其感知堿性物質。雖然這一
2023-03-27 11:41:00
-
德國科學家發現,饑餓小鼠在大腦受到瘦素(一種抑制食欲的激素)刺激時,會優先考慮與異性交往,而不是吃喝。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細胞代
2023-03-21 11:40:00
-
人類何時開始騎馬?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日前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從大約5000年前的人類骨骼遺骸中發現迄今已知最
2023-03-14 11:38:00
-
能夠飛行的現代鳥類都有一種特殊的翅膀結構,稱為前膜,沒有它鳥就無法飛行。這種結構的進化起源仍然是一個謎,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是從
2023-03-09 11:36:00
-
2月25日,竹溪縣啟良生物研究所甘啟良收到國際植物學雜志《PhytoKeys》編輯部發來的郵件告知:他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武漢植物園專家
2023-03-07 11:34:00
-
《科學報告》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如果狗狗在幼崽期和青春期食用由非加工肉類、人類剩菜和生骨頭組成的飲食,或能預防成年后的胃腸疾
2023-03-02 11:32:00
-
國內首個莢蒾新品種獲授權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2022年第二批植物新品種授權公告。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生態景觀與工程學科組莢
2023-02-28 11:29:00
-
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生物都是可以被凍死的,而且它們在凍死后無法復活。之所以凍死無法復活,是因為細胞內細胞質的主要成分——水在低溫環境
2023-02-24 10:50:00
-

俄羅斯胸甲科研所正在研制一種偽裝服,它能讓戰士對熱成像儀隱身,并借助像變色龍一樣的顏色變化融入環境中。 該所所長弗拉基米爾·科爾
2023-02-23 10:49:00
-

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秦嶺人與自然宣教館館藏品中,有一具名為丹丹的棕白體色大熊貓標本,被譽為鎮館之寶。23年來,每一位進入館內的
2023-02-22 10:46:00
-
能在空中飛行,也能在水中暢游。小小的飛行器可以輕輕松松做到水、空無縫切換。近日,名為TJ-FlyingFish(同濟飛魚)的水空跨域巡航器原
2023-02-21 10:45:00
-

揭示生物大滅絕后新世界 在地球上最大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后,地球生態如何發展、重建?誰有幸成為新世界的最早見證者?近日,來自武漢
2023-02-20 10:41:00
-

世界最重的硬骨魚紀錄再次更新。在太平洋亞速爾群島霍附近發現的翻車魚(Mola alexandrini),被證實創下了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的記錄,
2022-11-17 17:46:00
-

你是否注意到,生物的形態大都呈現兩側對稱,如果讓你立即說出一個不對稱的生物體,你想得到嗎?那么,生物究竟有哪些形態?為什么大多數
2022-11-15 17:44:00
-

近一個月內,全國多地先后報告發現鱷雀鱔,各地發起了圍捕鱷雀鱔的運動。 近年來,由外來入侵物種帶來的生態危害不在少數。當前,伴隨著
2022-09-23 17:12:00
-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在婆羅洲發現的一具可追溯至3 1萬年前的人類骨架,此人左腳曾做過截肢手術,而且在術后康復。
2022-09-13 18:42:00
-

不斷改善的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貢嘎山東南坡,發現了失蹤百年的極度瀕危植物——尖齒衛矛。 1908年,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在四川西部曾采集到
2022-09-05 16:13:21
-

研究顯示,雌性韋德爾氏海豹會將肝中的鐵轉移至乳汁中,以此提升后代的潛水能力,這個過程會犧牲雌性海豹自己的潛水能力。韋德爾氏海豹被
2022-09-01 16:56:00
-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對云南蒙自馬鹿洞發現的蒙自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發現
2022-08-30 16:54:00
-
一項研究指出,哺乳動物的溫血性可能起源于約2 33億年前的晚三疊世。這項基于哺乳動物祖先內耳化石的研究結果增進了人們對哺乳動物演化史
2022-08-05 19:04:00
-

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認為,珊瑚在海水中發光是為了引誘獵物。在第一階段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選用甲殼類動
2022-08-03 19:03:00
-

長江白鱘正式滅絕 2020年,第50個世界地球日,人們對白鱘的存在還抱有一絲絲希望。覺得用漁網等工具捕撈的主動采樣和到魚市走訪的被動采樣
2022-08-01 19:02:00
-

加拿大育空地區發現了一具3萬多年前的猛犸幼崽,專家稱這是迄今北美洲發現最完整的猛犸殘骸。目前這個猛犸殘骸被命名為大寶,由于它死亡
2022-07-24 18:08:30
-
你想過火烈鳥為什么是粉紅色的嗎? 英國廣播公司《彩色生活》展示,幼年火烈鳥羽毛是灰白色的,只有在進食鹽水蝦和藍綠藻后,才會形成粉紅
2022-06-24 17:51:00
-
巨齒鯊是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型肉食動物之一,其滅絕原因一直存在爭議。研究發現,與大白鯊爭奪食物資源可能促進了巨齒鯊的滅絕。該研究結
2022-06-23 17:50:00
-

遠古化石證明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那么長?這既是兒童讀物《十萬個為什么》里的經典問題,也是演化生物學史上的一個旗幟性論題。人們普遍相
2022-06-22 17:48:00
-

據外媒6月13日報道,在近日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明確表示:加拉帕戈斯巨龜(Chelonoidis phantasticus)并未滅絕。這是
2022-06-21 1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