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認真總結2022年度全國科技報宣傳工作經驗,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7月17日至18日,第36屆(2022年度)全國科技報系統優秀作品大賽在美麗的烏魯木齊舉行。經過層層評選,武漢科技報5件作品獲獎。
本次優秀作品大賽活動,共收到全國科技報刊社、新媒體機構等報送的消息、通訊、言論、專欄、科普文章、標題、照片、科普掛圖、版面、新媒體作品共269件。經作者推薦、單位初評、專家評審、評委投票,共有102件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其中一等獎27件、二等獎33件、三等獎34件、好標題8件。其中,武漢科技報共5件作品獲獎,分別是:《科普向未來:對話戴建生院士——智能制造,創新賦能未來》獲新媒體類一等獎,《科普向未來:專題片“超級月亮”》獲新媒體類三等獎,《武漢科學家掛帥研制新材料》獲消息類三等獎,《李德仁:以科技創新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獲通信類三等獎,《趙梓森院士寄語青少年》獲新聞照片優秀作品獎。

來自全國30余家科技報刊社、科技傳媒集團、科技新媒體機構的40余名科技新聞工作者參加評選活動,評委表示,本屆獲獎作品突出科技創新,貼近百姓生活,堅持了正確輿論導向,弘揚了社會正能量,反映了二十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國科技事業發生的新變化,取得的新成績。新聞內容全面反映了科技工作者的時代精神風貌和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的偉大成果,作品形式體裁多種多樣,極具沖擊性和時代感。
“獲獎作品堅持了正確導向,彰顯了‘四力’,傳遞了正能量。”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科技報系統優秀作品大賽從1987年開始,已經堅持了36年,幾代科技報系統的新聞工作者堅持不懈,在全國科技報系統形成了一個有影響的品牌活動。

經驗交流座談會上,全國科技報系統各位代表齊聚一堂,共話共謀、共商共議科普宣傳事業發展新路徑。武漢科技報副總編輯徐菁介紹了武漢科技報發展情況和發展思路以及網絡平臺建設情況。
據悉,本次活動是全國科技報系統堅持大聯合、大協作工作方針,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有效舉措,也是檢閱全國科技報系統科技宣傳成果,鍛煉科技傳媒隊伍,提高科技宣傳質量,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科技宣傳工作的生動實踐。與會代表們表示,如今媒體遇到較大挑戰,提升人才素質十分重要,科技報作為專業媒體,要發揮專業優勢,緊跟時代需求,探索發展路子,做好科普文章,取得更大成績。

本屆優秀作品大賽活動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報分會、新疆科技報社承辦。
記者:張宇馳
責編:一冰